First Chapter

LILO is like grub.conf nowadays

init process: first process after loading kernel

  • Load /etc/inittab and start process in it

  • Exec script in /etc/rc.d/rc?.d/

  • switch system from boot-up state to multi-user state

  • Load tty

  • Load boot procedure

  • Always run like a daemon in background

The last step is rc.local

/etc/fstab : init file system

Format: $device $mount_point $file_system_type

device 指定分割區 mount point 指定要 mount 目錄 filesystem type 指定檔案系統,比較常用的檔案系統有:

  • msdos

  • vfat

  • nfs

  • swap

  • ext2

Use before you check $(< /proc/filesystems) -- Support file system in your kernel

ext2 nodev proc

iso9660 nodev devpts nodev usbdevfs

表示目前核心支援 ext2/proc/iso9660/devpts/usbdevfs 的檔案格式 nodev 表示檔案系統其實是存在記憶體中的,並非真正存在於儲存裝置中 (not a device)

#Device mount point filesystem type option

LABEL=/ / ext2 defaults 1 1

/dev/sda5 /home ext2 defaults 1 2

/dev/cdrom /mnt/cdrom iso9660 noauto,owner,ro 0 0

/dev/fd0 /mnt/floppy auto noauto,owner 0 0

LABEL=/usr /usr ext2 defaults 1 2

none /proc proc defaults 0 0

none /dev/pts devpts gid=5,mode=620 0 0

/dev/sda7 swap swap defaults 0 0

option 設定參數,如果我們要 mount 的是硬碟的分割區,不管是什麼檔案系統,只要設定為 defaults 即可。 第一個數字,0 或者空白表示不要 dump,1 表示要 dump,dump 是用來將系統備份到磁帶機的指令,備份時,如果想要略過這個分割區,在一欄填 0 即可,如困2這一欄是 1 的話, dump 時就會備份這個分割區。 第二個數字,是設定當系統有不正常關機情形時,要如何檢查這些檔案系統。首先 fsck 會依序檢查這一欄為 1 的檔案系統,然後同時檢查這一欄為 2 的檔案系統,0 或者空白的話表示不做檢查。一般而言,只會將 root 設定為 1,其它都設定為 0 或 2。一些特定的檔案系統,像是 swap、iso9660、nfs、proc 都設定為0。 proc 是比較特殊的檔案系統,/proc 其實是存在於記憶體中的,/proc 裡的檔案紀錄了目前系統的狀態,藉由觀察這裡面的檔案我們可以得知許多系統的資訊。

mount -a(mount from /etc/fstab)v(in verbose mode)

這 2 個設定檔是最小化 Linux 能順利啟動的關鍵

Last updated

Was this helpful?